項目概述

為改善“絲綢之路”河西走廊的生態環境,防風固沙、保持水土,促進當地生物多樣性恢復,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陽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合作,于2014年啟動了“一棵紅柳”河西走廊生態屏障公益項目,在保護區區域內的荒漠地帶,利用農閒季節,栽植事宜乾旱地區生長的東方檉柳(紅柳)。項目選址位於河西走廊西端,陽關鎮陽關村西南側附近的戈壁灘。

項目款項籌集情況

2015年5月,為推廣一棵紅柳項目併為該項目籌集資金,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(以下簡稱“基金會”)與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簽署項目合作協議,共同推出月捐計劃,通過招行公益平臺進行項目籌款。自2016年1月起,招行客戶就此項目簽約後,捐款直接匯至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賬戶。

截止目前,2016年源自招行公益平臺的籌款總額為¥18,630.00元,2017年為¥63,060.00元,2018年1月至今籌款資金為¥89,050.00元,共計¥170,740.00元。該項目基金會未留取管理費,所募集的資金全部用於植樹活動開展。

項目結束原因

目前,“一棵紅柳”項目已在甘肅敦煌陽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荒漠地帶栽植紅柳約660畝,7萬多株,存活率達到90%以上,有效起到防風固沙的生態保護作用,實現項目階段性目標。同時經基金會實地考察,了解到近年來,保護區在國家和社會各界的支援下,生態恢復工作進展順利,規模逐漸擴大,已經不需要繼續面向公眾募集資金。

鋻於此,基金會提議終止“一棵紅柳”河西走廊生態屏障公益項目在招行公益平臺的籌款活動。

紅柳種植近況

募集資金所植紅柳成活良好,實現項目階段性目標。

  • 成林的紅柳
  • 紅柳種植基地紀念碑
  • 三年生紅柳
  • 紅柳種植現場
  • 紅柳種植照片
  • 紅柳防風固沙

項目餘款使用計劃

植樹項目不同於其他公益項目,由於在植樹過程中嚴格限制使用地下水,都是利用春季種地之前或之後的雪山融水進行灌溉,項目地每年在春季可以植樹,當年募集的資金在次年春季開展植樹項目。

目前,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2016年至2017年間通過招行公益平臺募集的資金已全部用於項目開展,2018年募集的資金將在2019年春季開展紅柳種植活動,預計將種植紅柳9000株。

如需進一步詳詢情況,請聯繫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項目負責人:趙文鉞
電話:010-67173592
網址:http://www.cepf.org.cn/